绥化商标注册中恶意行为有哪些?

17732605906

绥化耀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联系人:王经理
电话:17732605906(微信同步)

新闻中心
NEWS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绥化商标注册中恶意行为有哪些?

绥化商标注册中恶意行为有哪些?

作者:绥化耀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时间:2021-04-03 08:12:01

绥化商标注册公司认为只有在注册、使用域名的行为具有恶意,且造成相关公众误认的情况下,才可认定为侵权或不正当竞争。其中恶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违反“诚实信用”等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仍而为之,实际上就是指主观上具有侵权故意。域名是互联网上一个企业或机构的名字,如同门牌号码一样,是互联网上企事业间相互联系的地址,供人们相互寻找和识别。

在互联网时代下,域名所具有的唯一性、排他性、识别性等特点使域名具有了一定的市场价值。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人们习惯性地将域名与企业的商标、企业名称、商号联系起来。商标注册公司注意到在众多域名争议案件中,企业商标域名维权行为尤其典型。使用域名等行为构成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域名注册人是否存在恶意是认定其注册、使用他人商标为域名的行为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的重要条件。

如果域名注册人在被指控侵犯他人商标权时有正当理由证明其使用的合理性,商标注册公司认为那么就不存恶意注册、使用,域名注册人就能合理使用。据此,商标注册公司认为只有在注册、使用域名的行为具有恶意,且造成相关公众误认的情况下,才可认定为侵权或不正当竞争。其中恶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违反“诚实信用”等民事法律的基本原则仍而为之,实际上就是指主观上具有侵权故意。针对网络域名纠纷发生的实际情况,商标注册公司把最为常见的恶意情形分享给大家:

第一,为商业目的将他人驰名商标注册为域名的。

第二,为商业目的注册、使用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同或近似的域名,故意造成与原告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原告网站的混淆,误导网络用户访问其网站或其他在线站点的。

第三,曾要约高价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该域名获取不正当利益的。

第四,注册域名后自己并不使用也未准备使用,而有意阻止权利人注册该域名的。

使用域名的行为构成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的,首先应承担停止侵权、注销域名的法律责任,其次,原告请求将被告域名判归其所有的,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判令由原告注册使用该域名。最后,原告能够举证证明被告的行为对其造成实际损害的,人民法院可以判令被告赔偿该损失。

近日,我们都知道,现代汽车有限公司与现代控股集团之间的商标转让,为随后的商标纠纷埋下了隐患。如果我们想转让或转让商标,我们应该做好准备,了解以下几点。商标转让适用《商标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第四十二条转让注册商标的,转让人和受让人应当签订转让协议,并共同向商标局提出申请。受让人应当保证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转让注册商标的,商标注册人应当转让在同类商品上注册的同类商标或者在同类商品上注册的同类商标。

转让可能造成混淆或者其他不利影响的,商标局不予批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注册商标转让经核准后,应当公告。受让人自公告之日起享有商标专用权。简言之,申请程序为:申请→受理→审查→公告→签发转让证书。

一、商标转让前,企业和个人需要通过国家商标局官方网站查询购买或者转让的商标,并将核实的信息与购买的商标及其类别信息进行比对;

二、根据商标局官方网站上显示的有关情况,确定该商标是否为一手商标,是否存在商标侵权纠纷;

三、在商标信息核查过程中,发现该商标在任何时候不符合我国商标法有关规定的,应当及时更换其他合格商标;

四、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商标年满十年,商标持有人未向商标局提出商标续展申请的,商标局视为无效。因此,在转让核查中,企业和个人必须选择与注册时间相近的商标,以延长企业和个人使用该商标的时间。

一、商标转让过程包括:申请→受理→复审→公告→签发转让证书;

二、国家商标局收到转让申请文件至发出转让受理通知书的期限为1-2个月;

三、国家商标局自收到转让受理通知之日起4-6个月内,对拟转让的商标进行审查核实;

四、审查合格后,发布核准公告,签发核准转让注册商标证书。

在商标侵权诉讼中,销售者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商标法》规定了销售者的独立责任,因此商标权利人可以单独对销售者提起诉讼,如果销售者能提供合法来源,例如可以提供购进侵权商品的发票和进货单等证据,则销售者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只需要停止侵权即可。为了让大家对商标被侵之后的处理方式有个完整的理解,这里对处理步骤进行了如下整理:

步骤一: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在商标官司正式启动之前,需要对被告的侵权行为及侵权产品的销售日期、销售数量、销售利润等情况进行调查。一旦在官司中胜诉,则被告需要将其通过侵权获得的利润全部赔付给原告。一般来说,可以聘请专门的调查公司进行调查,也可以自行完成。

步骤二:对侵权者的知识产权进行全面调查在这个步骤中,需要对侵权者的商标、企业名称、域名等进行全面调查,从而确定侵权者的商标侵权行为是否拥有豁免权。正如本书前面提到的,如果侵权者的商标比原告的商标注册日期早,则其拥有在原有范围内继续使用商标的权利。

步骤三:发出律师函在搜集完主要侵权证据之后,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省律师费,笔者建议在诉讼之前先发出律师函,以便给侵权者一个主动改正错误的机会。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律师函的作用,不仅可以将律师函发给侵权者本身,还可以向侵权者的合作伙伴发送律师函,以便在外围给侵权者施加压力。

步骤四:向工商局进行投诉根据笔者的经验,大部分地区的工商局具有商标侵权查处职能,在正式启动诉讼之前先向工商局进行投诉,一方面可以寻求短、平、快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工商局辅助进行侵权取证的工作。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工商局即使认定存在商标侵权行为,也不能直接要求侵权者向商标权人进行赔偿,只能对侵权者进行行政处罚。如果商标权人希望获得经济赔偿,还需要继续打商标官司。

步骤五:启动商标诉讼通过前面几个步骤的工作,如果仍然没有获得满意的结果,或者希望获得侵权赔偿,便可以正式启动商标官司。

在商标行政执法以及司法保护中,判定两件商标是否相同或者近似是经常遇到的情形。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一)项和第(二)项的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的;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构成商标侵权行为。

《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并未对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判定标准作出规定。在行政执法实践中,通常可以参照以下司法解释或意见。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2号)第九条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4〕19号)第八条之规定,“相同商标”或者“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是指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相比较完全相同,或者与被假冒的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1〕3号)第六条之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认定为“相同商标”或者“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1)改变注册商标的字体、字母大小写或者文字横竖排列,与注册商标之间仅有细微差别的;(2)改变注册商标的文字、字母、数字等之间的间距,不影响体现注册商标显著特征的;(3)改变注册商标颜色的;(4)其他与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足以对公众产生误导的商标。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2号)第九条第二款,商标近似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他人注册商标相比较,其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者认为其来源与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有特定的联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2号)第十条提出,认定商标相同或者近似按照以下原则进行:(1)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2)既要进行对商标的整体比对,又要进行对商标主要部分的比对,比对应当在比对对象隔离的状态下分别进行;(3)判断商标是否近似,应当考虑请求保护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0〕12号)第十六条则规定:

认定商标是否近似,既要考虑商标标志构成要素及其整体的近似程度,也要考虑相关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所使用商品的关联程度等因素,以是否容易导致混淆作为判断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知识产权审判服务大局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09〕23号)第6条曾提出:认定商品类似和商标近似要考虑请求保护的注册商标的显著程度和市场知名度,对于显著性越强和市场知名度越高的注册商标,给予其范围越宽和强度越大的保护,以激励市场竞争的优胜者,净化市场环境,遏制不正当搭车、模仿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促进经济自主协调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法发〔2011〕18号)第19条进一步提出:妥善处理商标近似与商标构成要素近似的关系,准确把握认定商标近似的法律尺度。认定是否构成近似商标,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通常情况下,相关商标的构成要素整体上构成近似的,可以认定为近似商标;相关商标构成要素整体上不近似,但主张权利的商标的知名度远高于被诉侵权商标的,可以比较主要部分以决定其近似与否。要妥善处理、最大限度划清商业标识之间的边界与特殊情况下允许构成要素近似商标之间适当共存的关系。相关商标均具有较高知名度,或者相关商标的共存是特殊条件下形成时,认定商标近似还应根据两者的实际使用状况、使用历史、相关公众的认知状态、使用者的主观状态等因素综合判定,注意尊重已经客观形成的市场格局,防止简单地把商标构成要素近似等同于商标近似,实现经营者之间的包容性发展。

 

版权所有:绥化耀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QQ/微信:1766534168